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礼仪

谈 吐 礼 仪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3-02 00:00:00 浏览次数: 14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建立友谊的桥梁。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在语言上却有美丑之分、文野之别。谈吐礼仪的目的是通过传递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给人以美的感受。语言礼仪与一般语言的不同在于它不能使用侵犯他人的攻击性语言,而是通过文明、礼貌的语言建立起情感沟通的纽带。在使用轻松、诙谐、明快、幽默、委婉、庄严、赞美的语言所营造的自然、愉快、兴奋、亲切、可敬和舒畅的氛围中培植和增进友谊。 
    一、语言美 
    鲁迅说:“语言有三美:意美的感心,一也;音美的感官,二也;形美的感目,三也。”对于形美(体态语言)的要求在举止礼仪中基本体现,这里着重介绍音美和意美。 
    1、声音美 
    声音在语言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语言情感的语音表现主要集中在有声语言上,以声传意,以声传情。谈吐礼仪要求人们在讲话时要用有魅力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要使自己说话的声音充满魅力,起码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在乎自己说话的声音。第二,每天不断地练习自己说话的声音,而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1)音量大小适中。讲话时声音不宜过高,音量大到让人听清即可,明朗、低沉、愉快的语调最吸引人,放低声音比提高嗓门声嘶力竭地喊听起来让人感到舒适。所以语调偏高、音尖的人应该设法练习变为低调。当然这要把握适度,声音太低太轻也不宜让人听清楚,那也不好。(2)语调柔和。在社交场合中,一般以柔言谈吐为宜。尽可能使声音听起来柔和,避免粗厉尖硬的讲话,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声、以势压人。理直气和更能诚服于人。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语言表现。“有善心,才有善言”,因此要掌握柔言谈吐,首先应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性格锤炼。(3)讲话速度快慢适中。讲话时,要依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快慢,讲话速度最好不要过快(特别是有分量的谈话内容),应尽可能娓娓道来,给他人留下稳健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下思考的余地。(4)抑扬顿挫。讲话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以增强讲话效果。应避免平铺直叙过于呆板的音调,这种音调让人听着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任何一次讲话,速度的变化,音调的高低,抑扬顿挫,就像一首交响乐,搭配得当才能和谐动人。(5)吐字清晰,声音清亮圆润,段落分明。讲话时应吐字清晰、段落分明,避免含糊其词、咬字不清和咬舌的习惯。宁可把讲话的速度放慢,也要把话说清楚。(6)要使自己的声音美,不仅指嗓音的动听甜美,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发音,使自己的语言保持抑扬顿挫的声调,快慢适中的速度,自然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应该在学生时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训练自己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有口吃、谈吐不清晰习惯的人,要下决心纠正此缺点,较好的方法是练习大声的朗读,只要坚持不懈的、科学的勤学苦练,一定会提高自己的谈话水平。 
    2、谈吐文雅 
    谈话文明礼貌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1)态度诚恳亲切。谈话中要给对方一个认真、和蔼、诚恳的感觉。因为说话时的态度是决定谈话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谈话时交谈双方都互相观察注意着对方的表情、神态,反应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使谈话不欢而散或陷入僵局。当别人遇到不幸时你去看望安慰,你的表情一定要同情、专注;别人有了成绩你去祝贺,你的表情就要真诚、热情,愉快。如果你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就是失礼,会引起别人的反感。(2)措词要谦逊文雅。措词的谦逊文雅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他人大多用敬语、敬辞,对自己则应用谦语谦词即外敬内谦。敬语与谦语是相对的。因为一个会尊重他人的人必然是自谦的;反之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也决不会尊重别人。常用的敬语有“请”、“您”、“阁下”、“尊夫人”、“贵方”等等。如“请您稍候”、“请帮我一下”、“请多关照”、“请留步”等等。这些话中的“请”字不是多余的,多含有谦虚、尊重对方的意思,或使语气委婉。尤其是用在指令性的句子中会分外显得有礼貌,不生硬,有很好的语气调节作用。敬语是表示恭敬和敬仰的词语,在使用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适用场合。敬语主要用于四种场合:正规的社交场合;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和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交谈;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2)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敬语。敬语的使用要有针对性,要先看对象,然后选用恰当的敬语。比如你想问一位中国长者的年龄就可以说:“您老高寿?”“请问您老多大年纪了?”对平辈或年龄不太大的人则不适合如此发问,而应说:“请问你多大年龄?”听到这类问话中国人都会高兴地回答你,因为这类问话很有礼貌。但是你如果直接去问一个外国人的年龄,他会很不愉快,认为这不礼貌,是对他的不尊重。如果需要问外宾年龄时,你应面带微笑。客客气气地说:“××先生,我可以问一问您的年龄吗?”如果外宾高兴,他会马上回答。反之,他会回避这个问题,这时你就不要再追问。对外国女士,问年龄更要谨慎。(3)尊重对方只有由衷地真诚地对人尊重,才能在语气上表现出恭敬之情。也就是“要心有所存,才口有所言”。其实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你敬人一尺,人才会敬你一丈。只有一个相互尊重的环境里,人们才会更好地和睦相处。谦语亦称“谦词”。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使用谦语和使用敬语一样,两者都体现了说话者本身的文明修养。谦语的用途比敬语稍少一些,主要用于书面语言之中,谦词和敬语的用法,过去有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家大、舍小”即指常用的自谦词。 
    3、多使用雅语和礼貌用语。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和俗称相对。雅语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或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代替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在待人接物中,如招待客人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如果还有点心招待,可以说:“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比别人先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良好的个人修养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上厕所应看场合说雅语。中国人上厕所时习惯说:“上厕所”、“上茅房”、“方便一下”等等,在大街上还可直截了当地向人询问:“请问,哪有公共厕所?”但如果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或有女士在场,就要文雅些,就必须这样说:“我可以使用一下盥洗室吗?”或“请问洗手间在什么地方?”在美国,男厕所叫“男士室”,女厕所叫“女士室”。在国外上厕所有很多说法,但却回避“厕所”二字,而是用“我想洗洗手”、“请稍候”、“请原谅我耽误您几分钟”之类的话代替。话一出口,大家心照不宣,彼此毫不见怪。但太直意地说“上厕所”则被认为是不文雅,特别是在上层、知识界更介意。使用雅语也要因人、因场合而有所区别,如在陌生人、长者、上级与朋友、熟悉人面前使用雅语时神态表情、声调就有所不同,仔细体味、把握,让雅语发挥最佳效果。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是很重要的。“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这七大礼貌用语人人都应重视,恰当地运用,会给人们的各种交往带来诸多方便。陌生人初次相识,说声:“您好,认识您很高兴。”彼此关系很快能融洽起来。国外一些文明国家的人们,即使互不相识,见面后也会彼此微笑致意问声:“您好!”在中国,人们见面时习惯问:“你吃饭了吗?”或者说:“你去哪儿?”以此表示问候致意。这种问候习惯,中国人一般都能适应。而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不但不用这些话来问候别人,甚至认为这样说是不礼貌的。西方人认为,如果你问对方吃饭了没有,就意味着你想邀他去就餐或吃点东西。假若你听到对方回答“没吃”而又不发出邀请,对方就会认为你在耍弄他。如果你问他去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情,他会认为你干涉他的私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也在提高,问候寒暄礼貌用语也越来越讲究。使用“您好”、“早安”、“晚安”、“身体好吗”、“一切顺利吗”等世界各国普遍通用的问候语的人越来越多。请记住,同所有相识的人见面时均应以得体的方式致意问候。 
    二、谈吐原则与艺术 
    1 、 谈吐原则 
言谈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才能使交谈达到理想的效果。 
    (1)明确的目的性原则。坚持“有意而言,意尽言止”、“话由旨遣”的原则,明确谈话目的,是取得成功交谈的前提条件。只有目的明确了,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何种谈话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临场应变。如果谈话目的不明确,漫无边际,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是失礼的。所以谈话之前,预先想一想要获得的效果并为之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交谈成功的必备条件。 
    (2)对象性和适应性原则。谈话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适应语言表达的环境—即适应语境,话因人异,根据谈话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知识水平及思想状况区别对待。《汉书·艺术志·邓析》中有文:“夫言有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贪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话讲得好不好,不仅要看话语是否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还要看谈话内容是不是符合谈话对象的需要,对方是否乐于接受。好朋友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正在烦恼之中,这时,即使开一个很小的玩笑,也可能引起不快,宜表同情,多加劝导;与残疾人相处,更不宜说有伤对方自尊的话;喜庆场合,谈些天灾人祸,某人去世等倒霉话题不会受人欢迎;遇到正办丧事的人,只应讲些节哀的劝慰话。总之,交谈中多谈些对方喜欢听的话总是相宜的,人喜则语言易入,包括提建议,提出批评更要讲究方式、讲究艺术,注意环境与场合,让对方心悦诚服地采纳、接受。 
    (3)分寸性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目的,是讲究谈话礼仪应注意的。同时还要注意讲话尽量客观,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断章取义。讲话尽量真诚,要有善意,尽量不说刻薄挖苦别人的话,不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 
    (4)忌谈话题不谈不问。人家不打听的消息,别随口乱提,人家不提的问题,别信口分析,这也是谈吐礼仪要遵循的原则。交谈时,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灾祸等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对方主动谈起,应诚意地表示关心、同情,说些有节制的劝慰语。不谈那些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的传闻。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等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交谈中一般不该径直深入询问。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刨根问底,不经意之间一旦提出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交谈时还应注意不直接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注意亲疏有度,“交浅”不“言深”,是一种交际艺术。 
    2 、交谈艺术 
    在一切使人喜悦的艺术中,说话的艺术占第一位,只有通过它才能使被钝化的感官获得新的乐趣。谈吐礼仪是通过优化语言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这就是谈吐艺术。优化语言的具体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其主要方法有:委婉法、幽默法、模糊法和暗示法。 
    (1)委婉法 
    委婉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它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诱导对方去领会你的话,去寻找那言外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含蓄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向对方劝说,都能比较适应对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你的说法。有些话,意思差不多,说法稍有不同,给人感觉却大不一样,如:谁——哪一位?不来——对不起,不能来。不能干——对不起,我不能做。什么事--请问你有什么事?如果不行就算了——如果觉得有困难的话,那就不麻烦你了。前者太直白,后者委婉动听了许多,让人容易接受。 
    (2)幽默法 
    “幽默”一词是英语humour的译音,起源于古罗马人的拉丁文,形成了古法文,最初是一个医学术语,指人的体液。这个词演变为美学范畴的一种特定含义,是十六世纪以后的事情。幽默是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通过语言反常组合来实现的,它与讽刺、否定性滑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持的是温和与宽容的态度,而后者则是尖刻、辛辣的,不友好的,幽默和语言礼仪在目的和功能上是一致的。说到笑,人们自然会想到幽默,它是笑的精华,而幽默又不仅仅在于博人一笑,它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它充满着敏锐、机智、友善和诙谐,幽默有折射与引伸,有喻世的针砭和讽刺,在会心的笑声中启人心智,让人在笑声中反省自己,感悟真谛。幽默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幽默本身与智慧密切相关,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度是智慧的闪现。”有幽默感的人大都是知识修养高、机智、聪慧的人。要成为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不是很容易,要有自信、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要有真诚善良、成人之美的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但要记住:幽默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而非食物。幽默多一分便成为油滑,少一分则成为做作。 
    (3)模糊法 
    模糊,是自然界中物体类别之间的一种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导致了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情态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自然语言中,句子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是模糊词,如汉语中的概数词上下、左右、前后、多少、多日、多次等,副词马上、非常、刚刚、永远、略微等。时间名词拂晓、白天、黄昏、深夜、现在、过去等等都是模糊词。模糊法是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气进行交际的办法。波兰语文学家沙夫在《语文学引论》一书中说:“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成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是摧毁语言的目的,人们交际就很难进行,因此我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遭到了损害。” 
    (4)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信号化的刺激,表示“不公开地隐蔽地给人以启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法是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符号把自己的意向传递给他人,并引起反应的方法。如某处挂一标牌:此处放自行车将被放气拔气门芯。用幽默的语言暗示人们此处不能存放自行车。暗示法可以通过人的语言形式、表情来施授,也可以通过情境(视觉符号、声音符号)施授。暗示法是交际语言中很有效的艺术。 
    三、电话礼仪 
    目前,电话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通讯工具之一。打电话大有讲究,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如果缺乏使用电话的常识,不懂打电话接电话的礼仪,那么电话所传递的信息就可能产生障碍。使用电话传递信息时通话双方彼此之间不见面,直接影响通话效果的是通话者的声音、态度表情和使用的言词。这三者一般被称做“电话三要素”。它们既与通话内容相关又直接影响通话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位名人曾经说:不管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里,凭一个人在电话里讲话的方式,就可以判断出其修养水准。使用电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拨打电话 
    (1) 时间选择适宜 
    使用电话的时间应该包括选择打电话的时间和电话交谈所持续的时间长短。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打电话一般不在早上7∶00以前或就餐时间或晚上10∶30以后,这几个时间打电话有可能会打扰对方休息或用餐。电话交谈时间以3~5分钟为宜,不宜过长。如果打电话的时间须5分种以上,而又没有提前预约,应该向对方说明要办的事,征询对方是否方便,如果对方不便就请对方另约时间。 
    (2) 准备好通话内容。大凡重要的电话,通话之前应做充分的准备,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抓住重点,条理分明。 
    2、电话交谈中多用雅语、敬语、礼貌用语 
    如果是在单位上班时间接电话,拿起话筒后应亲切、和善、优美地回答说:“您好,(这是)××单位,请问您找谁?”声音清晰、悦耳、吐字清脆的第一声招呼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对方对其所在单位也会有好印象。要记住,接电话时,应有“我代表单位形象”的意识。如果电话是打到家里,接电话的人可以说:“你好,请问你找谁?”“你好,这是家庭电话,请问找哪位?”或直接说:“喂——,您找谁?”但声音要亲切、柔和。打电话的人应该说:“您好,我是××单位的××,我可以和××通电话吗?(或请问××在吗)”打电话的人挂电话前应该说一声“谢谢,再见”     “报歉,打扰您了!”“有事来电话,再见。”等得体恰当的礼貌用语,彼此恭谨致意,会让双方都感到愉快。一般由电话的一方先提出结束谈话,致告别语。对方是长辈、上级、外宾或女性,要请对方先放下电话筒。如果来电话的人谈话太罗嗦,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浪费时间,你可以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我有些事情要去办,以后再谈好吗?” 或说:“我不想占用你太多时间,我们改日再聊行吗?” 
    3、控制情绪,保持喜悦的心情 
    电话交谈,应该始终心存尊重、诚恳之意。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即使自己心情很不好,刚刚遇到过很烦恼不顺心的事情,接电话时也不要让自己不佳的情绪影响语气、语调,而使对方感到不舒服。打电话时虽然彼此看不见,但应该从欢快、热情、亲切的语调中让对方受到感染,给对方留下极佳的印象。在电话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有资料报道,日本一家公司老板为了让接线员时刻有笑容,给每个接线员配一个镜子,时刻用镜子检查自己,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声音清晰明朗,语气语调控制在最佳状态 
    语气语调最能体现细致微妙的情感。语调过高,语气过重,会让对方感到你尖刻、生硬、冷淡、刚而不柔;语气太轻,语调太低,会让对方感到你无精打采,有气无力。一般说来,语气适中,语调稍高,声音清晰明朗,尾音稍拖一点,会让对方感到亲切自然。打电话的姿势也会影响声音效果,如果打电话时弯腰躺在椅子上,说话时气流不通畅,传给对方的声音是懒散的,无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发出的声音就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所以打电话时,即使对方看不见,也应保持端正的姿势。另外,打电话过程中请不要吸烟、喝茶、吃零食,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5、电话通讯的其他礼仪 
    接电话最好养成左手拿话筒的习惯,这在快节奏、高效率的企业公司尤为重要,因为接电话时需要记录的时候非常多。这样做是为了右手便于记录。打电话前最好把要谈的重要事情预先整理做成记录(目的明确),这样可以提高谈话效率。接电话应迅速,一般应在电话铃响三声之内接听,最好在听到一次完整的铃响后即拿起话筒,让对方长时间久等是不礼貌的。电话礼貌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我们接听任何人来的电话不管找谁都要热情、亲切、礼貌,即使来电话要找的人与你有矛盾或是你不喜欢的人,也绝不该在电话中体现出不悦、不礼貌,因为那样做只能让对方知道你是一个心胸狭隘、没有修养的人,对方因此也会对你所在的单位产生不良印象。最后要谈的就是使用公用电话,应互谅互让,多为他人着想,尽可能缩短通话时间。 
版权所有: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共枣强县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12082号  网站管理
地址:枣强县新华街3号 邮政编码:0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