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之星

他是温馨的港湾:农民刘尚喜三十年如一日收留帮助流浪人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7-08 00:00:00 浏览次数: 18
      一个人要想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枣强县东七吉村的刘尚喜就是这样一个人。
30多年来,刘尚喜收留过走失的精神病人、遇到困难的老人,还照顾过被人遗弃的孩童,刘尚喜给他们衣穿、饭吃,并最终帮他们找到了家。他仿佛是温馨的港湾,为来往的船只提供着避风场所。如果不是他,那些人可能会像暴风雨中飘摇在大海上的船只一般,不知何时才能靠岸。。。。。。
 
管吃管住
认了傻兄弟
 
      平头、黑脸、穿一件褶里满是土的黑棉服,一根香烟总要吸到灭了才丢弃,这就是刘尚喜,一个朴实的农民。村里人都说,他做了很多好事,是个大好人。
      一切得从1979年的冬天说起。那天,刘尚喜正在村里转悠,村西来了一个人,上来就问他:“老哥,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没有,是俺弟弟,精神不大好,出来好几天了,家里人可急坏了。”
      刘尚喜仔细询问后得知,走失的小伙子叫胡杰奎,找他的人是哥哥胡杰英,他们是邢台南宫县孙李村人,刘尚喜一口答应帮忙寻找。他想到村里上小学的孩子回家路上可能会看到这个小伙子,于是就守在学校门口,等孩子们放了学一个一个地问,但是没有结果。他又去镇广播站,用大喇叭寻找胡杰奎。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以为他在找某位远房亲戚,得知他要找的人和自己非亲非故后,那位工作人员伸出大拇指:好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尚喜听乡亲们说,村东13里外的破窖洞里住进去一个傻子。刘尚喜觉得可能是胡杰奎,赶紧往窖洞跑。只见窖洞里一个人蜷缩在一角,一动不动。刘尚喜看那人快要冻死了,也不问是不是胡杰奎,二话不说就用驴车把那人拉回了家。
两人到家后,刘尚喜的母亲烧了壶热水,为那个人烫脚。由于天冷,他的脚和鞋都粘在了一起。刘尚喜找来了棉衣给那人穿上,还让他吃了窝头,并腾出床让他休息。
      这个人在刘尚喜家一连住了三天。到了第四天,胡杰英来了,刘尚喜赶紧把他领回家中认人。胡杰英看了一眼就连连摇头:“俺的傻兄弟穿的衣服没有这么新,肯定不是。”
      “你再仔细瞅瞅!”
      胡杰英仔细看了看,那人正是他走失半个多月的傻兄弟。
刘尚喜回忆说:“这个人说傻也不傻,看到我拿扁担知道我去挑水,还帮着我挑哩。我还认了他当兄弟呢。”
 
帮助弃儿
当了两天
 
      20多年前,刘尚喜还在河南救过一个弃婴,他的事迹还登上了《大河报》。
      1988年冬天,作为毛毡厂业务员的他只身一人到了河南郑州。刚出火车站,就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六七岁大,满身臭气、衣服褴褛,躺在地上的孩子议论。刘尚喜提着旅行包挤进人群,喊道:“这么冷的天,孩子别冻坏了。哪位同志帮帮忙。”就这样,刘尚喜和另外两个人一起把孩子带到了避风处。刘尚喜又跑到附近的商场买回蛋糕、奶粉、罐头等食物。孩子吃完东西,精神和气色才好了点,但是始终不说话,看到孩子腿脚有残疾,刘尚喜等人意识到孩子是被狠心的父母抛弃了。
      天色已晚,刘尚喜把孩子带回旅店居住。第二天,刘尚喜等三人一合计,坐上出租车去了郑州市民政局,希望从那里得到孩子的相关信息。临下车,司机看到三个人争相付车费,便好奇地问:“你们三个和孩子是什么关系?”听刘尚喜讲了事情经过后,司机眼圈红了:“走,去我家给孩子拿两套干净衣服,车费我也不要了。”
      到达民政局后,负责同志告诉他们,孩子要送到福利院,并要求刘尚喜三人把姓名和工作地址留下,可他们谁也没说。提起救弃儿这事,刘尚喜无限感慨,他说,也不知道那个孩子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如果可能的话,真想再见见这个孩子,毕竟自己还给孩子当过两天父亲。
      刘尚喜不光是救过这一个孩子,十多年前,他还在荒郊野地,从几只狗的嘴里抢下一个弃婴,后来这个孩子被邻村一户人家收养。说起这事,刘尚喜掐着指头算了算:“孩子应该快初中毕业了吧!”
 
爬土沟沟
背回一个
 
      2002年秋天,刘尚喜收到一封感谢信,信上写道:“感谢您救起并收留了我的母亲,为她提供吃住,我代表家人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刚下过小雨,刘尚喜扛着锄头从地里往家走,走到村北土沟附近时,他看到沟里趴着一个老太太。刘尚喜扔下锄头,就下到2米多深的土沟里。原来,雨天路滑,老太太不小心掉到沟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刘尚喜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把老太太背了出来领回家中。
      到家后,刘尚喜和媳妇准备了热水和晚饭,把老太太安顿在东屋睡下。第二天早上,刘尚喜询问老太太,得知她是曹庄人,女婿叫顾其昌。刘尚喜把电话打到了老太太女婿家,接到电话,顾其昌和家人心里那块悬了一天一夜的石头才算落了地。临走前,老太太对刘尚喜说:“孩儿啊,要不是你,俺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埋到哪了呢。你对待俺这个老太婆这么亲,你要不嫌弃,俺就认你当个儿子,以后咱们当亲戚走动。”
      其实,这不是刘尚喜第一次收留遇到困难的老人。16年前,刘尚喜还曾经从地头领回一个身体残疾、走失了的老人,他把老人当成亲爹一样伺候,三天之后才将他送回夏家庄的家。这也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此外,刘尚喜还曾帮助刘嘉会村走失的张志文找到家人;帮助卧轨自杀的大营镇李某联系家人;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刘尚喜也都跑前跑后帮忙。。。。。
 
古道热肠
乡亲眼中的好人
      在乡亲们眼中,刘尚喜永远是个古道热肠、爱管“闲事”的好人。在采访中,始终有一个问题萦绕在记者的心头:为什么刘尚喜总是喜欢管“闲事”,帮助这么多非亲非故的人呢?
      原来,这与刘尚喜幼年的经历有关。他小时候,父母离异,父亲带着哥哥和妹妹去了山东,剩下刘尚喜和母亲相依为命。乡亲们看娘俩可怜,不时送些米面接济一下。得到过乡亲们帮助的刘尚喜,在心底打下了一个烙印:不管谁有困难,都要帮上一把。正是这样一个烙印,让刘尚喜做好事一做就是30多年。
      让我们看看以下爱心记录:
      1975年捡拾一名被人遗弃的女婴,为其找到家人:1979年收留一名邢台走失精神病少年,为其找到家人;1988年在郑州火车站捡拾一名男童,交到当地福利院;1993年收留一名走失智障中年妇女,为其找到家;1994年收留一名走失精神病中年妇女,为其找到家;2001年为一名卧轨中年妇女联系家人;2002年收留一名离家老人,为其找到家人;2009年收留一名走失精神病老人……
      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刘尚喜收留、善待走失的人,折射出一个平凡人身上的人性光辉。刘尚喜的行为也启迪着我们:对于身边的不幸者和被困难羁绊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英丽、晓琳、山志、志杰)
版权所有: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共枣强县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12082号  网站管理
地址:枣强县新华街3号 邮政编码:0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