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传播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让全民轻松读懂科学、热爱科学。

每天更新前沿科技、生活常识、健康医疗、环保节能等内容,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24小时新闻热线:400-777-8666
联系我们
tel24小时新闻热线: 400-777-8666

新闻热线:400-777-8666

邮箱:zaoqiang@xinwen.com

枣强文明网每天更新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正文

科普

是什么,在追问中抵达生活的本质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此:41次

我们的一生,似乎总在不断地叩问“是什么”,从孩童时期指着天空问“那是什么”,到成年后沉思“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式,却是我们认识世界、定义自我、探寻本质的起点,它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一扇扇通往理解的大门。

“是什么”首先是一种认知的探求,它是人类理性最朴素也最执拗的冲动,苏格拉底在雅典的街市上,逢人便问“正义是什么?”“勇敢是什么?”,他并非要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不断的追问,剥开表象的层层外壳,迫使人们审视自己深信不疑的观念,从而触及概念背后更深刻的本质,科学的发展,同样始于对“是什么”的追问,牛顿问“使苹果落地的力是什么?”,由此开启了经典力学的宏伟篇章;达尔文问“物种间的差异是什么?”,最终揭示了自然选择的演化规律,每一次对“是什么”的严肃回答,都标志着人类知识边疆的一次拓展,它让我们从蒙昧走向清明,从混沌中建立秩序。

“是什么”的疆域远不止于外部世界,它更是一束照向内心的光,当我们将问题转向自身——“我是谁?”“我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幸福对我而言是什么?”——追问便从一种智识活动,蜕变为一场深刻的自我构建,我们并非生来就拥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自我”,而是在不断的自我询问、反思和选择中,像雕塑家一样,一刀一刀地将“我”的轮廓从混沌的原料中雕琢出来,回答“我是什么”,往往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和定义的过程,你如何回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是什么,在追问中抵达生活的本质

耐人寻味的是,许多关于核心价值的“是什么”,其答案往往是开放和流动的。“爱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化学解释多巴胺的分泌,可以用文学描述刻骨铭心的感受,可以用社会学分析其维系关系的功能,但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够穷尽它的全部内涵。“是什么”不再是一个需要标准答案的考题,而成了一个邀请,邀请我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填充、去诠释,它成为一个意义的空筐,等待我们放入自己的理解、经历与情感。

在信息爆炸、观点纷杂的当下,我们被无数个“应该是”和“必须是”包围——社会告诉我们成功应该是什么,潮流定义着美必须是什么,在这种喧嚣中,回归到最基本的“是什么”,反而成为一种稀缺的清醒和能力,它要求我们悬置成见,搁置喧嚣,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这种追问,是一种思想的降噪,它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区分“别人告诉我的是什么”与“我自己体验到的是什么”,从而找回判断的主权。

“是什么”不仅仅是一个疑问词,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哲学实践的起点,它代表着不轻信、不盲从的审慎,代表着对世界与自我永不停歇的好奇,也代表着在变动不居的生命长河中,主动为自己寻找锚点的勇气,当我们习惯于问“是什么”,并诚实地追寻答案时,我们便不仅在积累知识,更是在进行一场持续的、严肃而愉快的生命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或许无法抵达最终的答案,但每一次真诚的追问本身,都已让我们离生活的本质更近了一步。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24小时新闻热线:

400-777-8666

微信咨询
枣强文明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