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400-777-8666
邮箱:zaoqiang@xinwen.com
枣强文明网每天更新热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4 点此:9次
初秋的校园,一抹“国防绿”为琅琅书声增添了几分庄严,主席台上,红绸覆盖的牌匾被郑重揭开——“国防教育示范校”七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不仅仅是一块牌匾的交接,更是一粒种子在年轻心田的深植,一种精神在校园沃土的扎根。
授牌背后:从知识传授到精神塑造的升华
国防教育示范校的授牌仪式,表面是荣誉授予,实质是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型,在全球化浪潮中,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趋多元复杂,虚拟世界的纷繁信息、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悄然模糊着家国的边界与责任的坐标,示范校的创建,正是对育人本质的回归——教育的使命不仅是传授谋生技能,更在于塑造能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块牌匾,是对学校将国防教育融入血脉的认可,它意味着这里的国防教育不再是运动会上的队列展示,不再是宣传栏里的图片展览,而是形成了“课程教学、专题活动、文化浸润、实践体验”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从物理课堂上的北斗导航原理,到历史课中的甲午海战反思;从体育课里的军事体能训练,到音乐课上的红色经典传唱——国防意识如春风化雨,渗入每一个教学环节。
示范校担当:在青少年心中筑起“精神长城”
示范校的核心价值在于“示范”二字,它要展示的,是如何在和平年代让青少年理解“国防”的深刻内涵,今天的国防早已超越“巩固国防、保卫领土”的传统范畴,它是科技的战备、是经济的防线、是文化的自信、是网络的疆域,归根结底,是全民意识的凝聚。
在这片示范田里,学生们通过模拟射击体会“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沉重;通过战场救护训练理解生命的价值与守护的责任;通过与现役军人的对话,感受“岁月静好”背后的牺牲与奉献,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开始明白,国防并非与日常生活割裂——科研攻关是国防,保护知识产权是国防,甚至诚信友善、维护社会公义,同样是国防的社会根基。
这种教育不是在渲染对立与冲突,而是在培养理性的危机意识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它让青少年懂得,和平需要实力来捍卫,发展需要安全来护航,当一代年轻人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选择与时代需要同频共振,这便是校园里最坚固的“精神长城”。
授牌之后:从仪式感走向常态化的责任
荣誉授予只是起点,示范引领任重道远,挂牌之后的道路更需脚踏实地,硬件设施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评价机制的科学化,都是需要持续投入的系统工程,示范校要勇于探索,如何将 AI 技术、航天科技等前沿领域融入国防教育;如何设计更具吸引力的研学路线,让学生走进军营、科研院所;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真正评估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效果。
示范校应成为辐射源,通过校际交流、开放活动,将成功的经验模式推广开来,带动区域乃至全国国防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块牌匾,既是肯定,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它要求学校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
国不可一日无防,防不可一日无教。“国防教育示范校”的牌匾,悬挂的是荣誉,承载的是历史,昭示的是未来,它提醒我们,教育的最深层目的,是培养能够守护并创造未来的接班人,当无数青春的脉搏与国家的命运一同跳动,当校园里播下的国防种子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便有足够的信心说:这盛世,将如你所愿,也将由他们继续守护,授牌仪式终会落幕,但国防教育的火炬,将在这片示范田中长明不熄,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