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400-777-8666
邮箱:zaoqiang@xinwen.com
枣强文明网每天更新热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6 点此:17次
清晨的阳光洒在幼儿园的小菜园里,一群四五岁的孩子正蹲在田埂边,小心翼翼地拔着杂草,琪琪举起一棵野草兴奋地喊道:“老师!我拔掉了‘小偷草’,它偷走了小青菜的营养!”稚嫩的话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片小小的园地瞬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拔草课堂的自然启示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拔草这门“自然课”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孩子们通过触摸泥土、辨认植物,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结,中班的昊昊起初害怕碰到虫子,在老师的鼓励下,他逐渐学会轻轻拨开草叶观察蚂蚁搬家,这种亲身体验比任何绘本故事都更生动地教会孩子尊重生命。
教师们巧妙地将五大领域教学融入其中:数学课上数一数拔了多少棵草;科学课上比较杂草与蔬菜的叶片差异;语言课上学习描述劳动过程的词语;艺术课还用野草制作贴画,大班的孩子们甚至自发组成了“护菜小分队”,用自制标签为蔬菜“站岗放哨”。
劳动中的成长密码
拔草看似简单,却需要孩子调动观察力、判断力和耐力,刚开始时,不少孩子会误把菜苗当野草拔掉,在老师引导下,他们逐渐学会通过叶形、气味来区分,这种试错过程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和责任感。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在劳动中展现的协作精神,当小雨的雨鞋陷进泥土时,旁边的孩子立即伸手搀扶;发现蚯蚓时,大家会默契地绕道而行,这些细微处的关怀,比说教更能滋养孩子的同理心。
教育智慧的精心耕耘
成功的劳动教育离不开教师的专业设计,某幼儿园开发出“三层拔草教学法”:小班体验泥土乐趣,中班学习植物分类,大班实践生态保护,王老师还创作了《拔草儿歌》:“小手轻轻拔,杂草别想跑,蔬菜微微笑,我们真勤劳。”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劳动变得趣味盎然。
家园共育也在此过程中自然实现,孩子们把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帮阳台植物除草,有的家庭甚至开辟了“亲子小菜园”,这种延伸让劳动教育从校园走向生活,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生活化。
藏在泥土里的童年礼物
拔草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小手沾满泥土,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他们为小白菜清除了“坏邻居”,看着更加翠绿的菜叶,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这种通过劳动获得的自信,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当孩子们在拔草中学会观察、思考、合作,当他们为收获的蔬菜欢呼雀跃时,劳动教育的种子已然在心田生根发芽,这片小小的菜园,不仅是植物的生长空间,更是孩子们品格与能力成长的沃土。
在这个注重知识传授的时代,让孩子蹲下身来拔草,或许是我们能给予的最朴素也最重要的教育——在泥土的芬芳中,感知生命的脉动;在劳动的汗水中,收获成长的甜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