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400-777-8666
邮箱:zaoqiang@xinwen.com
枣强文明网每天更新热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7 点此:62次
在四川教育版图中,“宝钻教育”作为一个区域性教育培训品牌,其发展轨迹折射出西部省份民办教育的独特生态,这个以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为主营业务的教育机构,正经历着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型阵痛,其现状恰是观察西部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
市场定位的演变
宝钻教育最初以“资格证书培训”为核心卖点,瞄准的是四川地区庞大的职业资格考证需求,从建筑行业的“八大员”培训,到教师资格证考前辅导,其业务线与地方就业市场紧密挂钩,这种务实定位使它在成立初期快速打开市场,最多时在成都、绵阳等地设有8个教学点。
然而随着2019年以来职业资格许可大幅削减,加上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教学受阻,宝钻教育的传统业务受到冲击,其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面授课程营收同比下降42%,被迫转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双轮驱动模式,目前在读学员中,专科学历继续教育生源已占53%,显示出明显的业务结构调整。
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面对在线教育浪潮,宝钻教育的反应显得迟缓,直到2020年才仓促推出在线学习平台,但课程多为线下课程的简单录制,互动性差,完课率长期低于30%,相较沿海地区教育机构早已普及的AI助教、虚拟实训等数字化手段,这家西部机构的技术迭代明显滞后。

其教学总监在内部会议中坦言:“我们开发的在线课程就像‘把课堂讲座搬上手机’,但学员要的是沉浸式学习体验。”这种认知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其2022年投入280万元开发的“宝钻云课堂”App日活用户始终徘徊在千人左右。
师资结构的隐忧
更深层的问题体现在师资建设上,目前宝钻教育的专职教师仅占38%,其余多为高校兼职教师和企业退休人员,这种师资构成虽然控制了人力成本,却导致教学标准化程度低,课程质量波动明显,多位学员反馈:“不同讲师对同一知识点的讲解经常矛盾,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正在尝试突破地域限制,2023年与某高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定制班,首次实现了跨省招生,这种“校校企”合作模式或许是其打破发展瓶颈的新路径。
区域市场的特殊性
宝钻教育的生存策略凸显了西部教育培训市场的特点:一方面要适应四川省内差异化的教育需求——成都校区主打职业技能提升,地市州分校则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本地人才储备不足,难以引进顶尖课程研发团队。
其创始人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比一线城市机构更懂如何为川籍学员设计学习路径,但在课程研发投入上还达不到行业平均水平。”这种“接地气但不够精专”的特质,恰是众多西部民办教育机构的真实写照。
当前,宝钻教育正处在关键转型期:是继续做“教育服务的搬运工”,还是深耕特定领域成为“内容生产者”?其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存续,也将为同类机构提供参照,在教育消费日趋理性的当下,区域教育品牌需要找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平衡点,这需要战略定力,更需要打破地域局限的视野与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