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传播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让全民轻松读懂科学、热爱科学。

每天更新前沿科技、生活常识、健康医疗、环保节能等内容,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24小时新闻热线:400-777-8666
联系我们
tel24小时新闻热线: 400-777-8666

新闻热线:400-777-8666

邮箱:zaoqiang@xinwen.com

枣强文明网每天更新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综合新闻

教育之本不在楼高,校领导应回归育人初心

发布时间:2025-10-24 点此:14次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校园设施日益现代化,各类评估指标不断细化,在这表面繁荣的背后,一些深层次的教育问题逐渐浮现,不少学校的校领导在管理实践中,似乎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目标,陷入了行政化、功利化的误区。

行政化倾向削弱教育活力

当下,许多校领导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迎接检查、准备材料、参加会议上,某县一中学校长坦言,上学期他参加的各类行政会议多达40余场,准备迎检材料耗费了教职工大量时间,这种行政导向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师们不得不将更多时间花在填写表格、整理档案上,而非钻研教学、关爱学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校领导将学校管理简单化为数据指标的完成,升学率、竞赛获奖数量、科研论文篇数成为衡量学校成败的主要标准,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学趋向功利,学生培养趋于同质,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被简化为一组组冷冰冰的数字。

教育理念的迷失与偏差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现实中,不少校领导对教育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他们重视硬件的投入,却忽视软实力的提升;关注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却忽略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需求;强调知识的灌输,却轻视人格的塑造。

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过于注重短期可见的办学成果,而对那些需要长期投入、效果不立竿见影的素质教育项目缺乏耐心,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观,直接导致学校教育异化为应试训练,背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目标。

回归育人本真的路径

校领导作为学校的掌舵人,其教育理念与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育品质,校领导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其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建立以育人为中心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扰,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创设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环境,北京十一学校等教育改革创新实践表明,当学校管理从控制转向服务、从统一走向多元,教育活力便会自然迸发。

教育之本不在楼高,校领导应回归育人初心

校领导应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定力,抵抗急功近利的社会压力,教育是慢的艺术,其成果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显现,优秀的校领导应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仅盯着任内的短期政绩。

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领导的视野与格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高度与方向,在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校领导们更需要澄澈的教育理念与坚定的教育情怀,带领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适切的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仅是校领导的专业职责,更是其对国家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24小时新闻热线:

400-777-8666

微信咨询
枣强文明网
返回顶部